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一辆装有0.85马力汽油机的三轮车,拉开了汽车百年史的序幕。在这100多年中,汽车的各部件都在不断发展和演变,最直观、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汽车的造型。 汽车造型在每个时代呈现出不一样的特色,与社会环境和文化审美密切相关。本文从历史人文等方面带大家看看汽车造型在各时代的发展和演变。
19世纪末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工艺美术”运动以及法国新艺术运动影响了整个欧洲的文化思潮。当时的汽车外形延续马车造型,采用敞篷或活动布篷,车轮宽大轮圈窄小,用内燃机取代了马匹,车身设计粗糙简单,车速和马车差不多(20km/h以内)。1895年开始使用充气轮胎,汽车的舒适性得到提升,之后逐渐在车身上加装了挡风板和挡泥板等构件。这个时代马车造型的汽车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作坊手工制作的,是专属富人的奢饰品。
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奔驰一号
1885年卡尔·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三轮汽车,并于次年(1886年)1月29日为发明专利立案,因此1月29日被认为是世界汽车诞生日,1886年被定为世界汽车诞生年。
历史上最早的四轮汽车——戴姆勒一号车
德国工程师戈特利布·戴姆勒在1886年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四轮内燃机“无马的马力”式汽车。在随后几年中,戴姆勒又将其内燃机技术应用到其他领域,并于1890年11月28日在勘斯塔特创立了和本茨一样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戴姆勒汽车公司”。
奔驰维洛牌(1894)
德国奔驰公司生产的维洛牌车首先开始采用橡胶充气轮胎。当时人们称它为无人的“马车”,维洛牌(VELO)小客车(1894年)是奔驰公司初期著名的小客车。
法国标致牌小客车
1889年,法国的标致研制成功齿轮变速器和差速器,并在1891年首先采用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1891年摩擦片式离合器也在法国开发成功。
随着人们对汽车要求以及生产水平的提高,这一时期的汽车是在手工制造和工厂流水线结合的基础上生产的,更加注重功利和实用性,代表车型是福特T型车,大部分车型都是方方正正的箱型车。
1913年,福特首次采用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年产量达到30万辆,占当时全球汽车产量的70%-80%。1915年,福特T型车首次将简陋的布篷换成木制的箱型车身,是车身外形设计的开端。木质的箱型车身可以遮风挡雨,乘坐舒适性大大提高。箱型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方正的车身和充足的车内空间有利于运输军需物品和官兵乘坐。
福特T型车
流水线生产降低了汽车生产成本,汽车价格随之下降,汽车逐渐从富人的专属物变成了平民的交通工具,生产者在乘客舱的后面加设了行李舱,车身造型变得方方正正,像一个箱子一样,因此被称为“箱型车”。
通用、雪铁龙等后进汽车公司为了与福特竞争,采取了差异化竞争策略,设计师在车身上加上各种色彩、图案和装饰,使箱型车看起来不那么单调和呆板,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审美和个性化等需求。1927年,美国通用公司成立“色彩与艺术部”,哈利•厄尔出任主管,标志着职业造型设计师进入汽车行业。雪铁龙也在汽车上增加装饰件,如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
箱型车在遮风挡雨和密闭性方面取得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车体笨重,行驶时产生很大阻力,限制了汽车的速度。
流线型风格起源于欧洲,从1920年代末到1950年代风靡整个设计领域。从口红、水瓶、电冰箱、吸尘器到汽车、火车、飞机,流线型风格随处可见。设计师将飞机设计中的空气动力学概念引入汽车,以降低风阻提高速度。钢板冲压工艺的出现为流线型汽车的大批量生产提供了条件。
流线型汽车的代表是德国波尔舍博士(保时捷的鼻祖)设计的大众汽车。1937年,大众甲壳虫轿车推出,由于其廉价耐用、造型可爱而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唯一能与福特T型车媲美的车型。其他厂家也陆续推出了自己的甲壳虫型汽车,甲壳虫造型的汽车极大地降低了风阻、提高了车速,最高时速超过了100km/h。
1938年大众甲壳虫
然而甲壳虫型汽车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后排空间不足、高速行驶稳定性不好等。
1949年的福特V8是世界上首辆船型车,它改变了以往的汽车造型,乘客舱、发动机舱和行李舱分三段,也称为“三厢车”,看起来就像一只小船,所以人们把这类车叫做“船型汽车”。
1949年福特V8
二战后经济复苏,科技方面也取得很大进步。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受此影响,凯迪拉克推出了类似飞机和火箭等飞行器的汽车,在汽车尾部加上尾鳍,好像喷气飞机喷火口的形状,象征着喷气时代的科技和速度。例如凯迪拉克的埃多拉多车的车头模仿火箭,车身两侧装有垂翼和水平翼、尾部装有尾翼。
凯迪拉克埃多拉多
船型车在五十年代最为盛行,车身宽敞华丽,然而油耗较高,功能也不完善。船型车优化了甲壳虫车型的后排舒适性与行驶稳定性,如1953年克莱斯勒New Yorker和1949年福特V8等,由于各种性能的改良和优化,成为多年来经久不衰的车型。
1953年 克莱斯勒New Yorker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车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楔形汽车的造型符合空气动力学,行驶起来既高速又安全。其车身整体向前下方倾斜,前低后高,头尖如楔,因此被称为“楔形汽车”。
1963年司蒂倍克·阿本提设计了第一辆楔型轿车。
第一辆楔型车 “阿本提”
福特公司项目主管艾柯卡看准了楔形车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积极推动野马项目的实施,1962年,福特开始研发了野马的第一辆概念车——野马I型车,取名自在二战中富有传奇色彩的北美P57型野马战斗机。
野马I型车
然而六十年代是船型车的盛行时代,因此楔形车未能得到大规模应用,直到1966年才被奥兹莫比尔·托罗纳多所继承。
1966年奥兹莫比尔Toronado
楔型汽车在60年代以后广泛应用于赛车领域,如20世纪80年代的意大利法拉利跑车和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MR2型中置发动机跑车(尾部装有扰流板)。
丰田轻型中置后驱跑车MR2
接连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使得造型夸张、油耗大的美国车受到重创。美国现代企业管理的代表人物阿尔弗雷德·斯隆极力主张拉开汽车档次,以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要。
福特GT
经济的不景气和石油危机使得汽车造型回归T型车时代的朴实简约,以两厢掀背型车为代表。
宝马Z4
社会环境的影响使车身设计又回归原点,更多地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和实用性,提升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小巧灵便的日本车因其经济实用、油耗低的特点,占领了大片市场,跻身世界汽车生产大国之列。
1980年代后,一种新的车型——MPV(多功能轿车)问世,它集轿车、旅行车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满足人们各种需求。这种车型在我国被俗称为“子弹头”。MPV在外形上集合了流线型与楔型车的优点;在功能上,较大的前挡风玻璃倾斜角度和光滑的车身有利于降低风阻(风阻系数小于0.3)和提高车速。
道奇和克莱斯勒先后推出了Caravan和Voyager,销量十分可观,在美国家庭中十分受欢迎,周末一家人可以开着它到郊外露营游玩。
MPV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就不那么乐观了,首先是它偏高的售价不符合中国的消费水平,其次是它笨重的车身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加上中美不同的文化差异和生活方式,这些都导致了MPV在中国的水土不服。相反,SUV在中国却大受欢迎。
21世纪后随着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造型开始向复合型发展,结合各种车型的优点,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更加符合空气动力学
通过加大前挡风玻璃的倾斜角度等方法降低风阻、提高车速。总之,未来的汽车造型将更加平滑流畅。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雪佛兰部研制的AERO2002型未来小客车已经具备了这样的特点。
组合式汽车
由一个车头(车头装有动力系统)连接多个不同的车厢,变成小货车、旅游车、冷藏车、餐车以及赛车等,实现一车多用。
无人驾驶汽车
汽车的电脑指挥系统可以把驾驶员的意志和外界行驶条件结合起来转化成电信号,然后集中输送到微处理器,经过分析计算后,向车辆的各个部分发出指令,从而实现无人驾驶。世界上已经有多个国家研发成功了无人驾驶汽车,然而对于是否允许无人驾驶汽车上路还存在很大争议。
最新谷歌无人驾驶汽车
各种造型奇特的汽车
未来还会出现更多造型奇特的汽车。例如履带式气垫车(用充气的橡胶履带来代替汽车的轮子,可以在泥泞道路或沼泽地自由行走),无轮步行式汽车(仿照动物行走的特征制造的,装有四条腿,可以下坑洼、涉泥泞),还有水陆空三用汽车、飞碟汽车、潜艇式汽车等等。
总结:
从以上汽车造型的演变史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经济环境和人们的文化审美等因素对汽车造型设计的影响,汽车造型不单单是机械层面的,更是和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审美等因素息息相关,整个汽车造型的演变史同时也是大工业时期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发展史。(全文完)
(根据网络资料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