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评车 > 正文

终于都给我硬了起来 第一代TT VS 第三代TT

一猫汽车网 2015-09-09 05:52:00 图片作者:陈嘉锋

  上世纪90年代,在我眼中是汽车世界“最后的”美好年代,再往后,各国法例对于汽车的限制大幅度增加,关于安全,关于环保,种种如同孙大圣脑门上的紧箍咒,设计师和工程师不得不耗费大量精力在满足各种法规上,汽车开始变得更加工业化,流水线化,快速消费化。


  最可悲的是,彼涨此消,诸如想象力、创造力、冒险精神、情感这些,被设计师认为是最值得发挥与值得珍惜的元素,慢慢成为奢饰品,你还记得有多久没见过一部新车,能让你有前所未有的惊喜?有没有发现现在的新车越来越不“耐看”?哪怕新发布时觉得很美,但不用多久就开始审美疲劳。以上,是我看见全新一代TT后,脑袋中快速闪过的各种念头,为了解答我的疑问,试车前,我还请出一部已经十几岁高领的第一代TT。


新TT是这个时代的识时务者

 

  和这个年代的许多新车一样,第一眼看见新TT,实在很“刺激”,它有“犀利”的眼神,特别“用力”的车身线条。更巧的是,拉开车门那一瞬间,一双牛眼一样的大眼睛,在方向盘后面的全息仪表盘中,眨巴眨巴地盯着我,真真是吓了我一跳。


  全新TT的内饰,完全是这个时代的调调,喜欢高科技的年轻人一定非常喜欢,奥迪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花了心思。

 

  瞪着大眼睛,眨巴眨巴瞪着我的,是新TT第一次使用的全屏仪表盘,原来位于中控台上的屏幕已经移植到这个位置。新车的仪表盘,理论上可以显示任何的东西,轻松配合不同的驾驶模式,改变显示信息数量,背景颜色,气氛之类的。另外,除了显示发动机转速、车速等传统信息外,新仪表盘还承担了MMI系统的显示功能,在停车的时候,仪表台可以播放电影,移动设备上的图片,导航信息等等。


  就连空调出风口,奥迪也没放过要用高科技武装, 全车一共五个出风口,每一个风口中央都有一颗带显示屏的旋钮,通过旋转或者按压这个屏幕,可以控制空调系统、座椅加热、温度等舒适调节。这样的设计我觉得很赞,既有科技感,同时直观又好用,智商正常的车主,完全可以不看说明书就会操作。


那时候的TT,是有人性的

 

  回到第一代TT的车上,一股那个年代的味道扑面而来,请注意,我说的“味道”,不仅仅是感觉上的,还包括真实的“嗅觉”味道。这个布满真皮的车厢,经历了十几年的发酵,味道如老酒般醇厚。不喜欢的人恐怕会捂上鼻子,但我却尤其着迷,那是一个真材实料可以靠鼻子闻就可以感知的年代。


  在第一代TT诞生的90年代,车厂还不懂造出“看起来像真皮却不是真皮”的材料,为了提升车厢质感的真皮,都是真材实料的,散发出皮革特有的味道。敲打一下这个十几年前的车厢,或者开关一下车门,都可以很轻易就能感受到那个年代德国车的份量。看看同年代的德国车,都是“实在货”,线条以直线条为主,方方正正是那个时代的潮流。所以,当1995年,第一代概念版TT以一个圆头圆脑的形象,在同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一亮相,就引起轰动。别忘了,那时候的TT,可没有什么有一双大眼睛盯着你的高科技仪表盘,不过是一部与高尔夫同平台的新车,仅仅凭借与众不同的设计而脱颖而出获得成功。


  我个人自然是更喜欢第一代TT的,或许夹杂了这些年累积下来的情感,就像小时候迷上的偶像,就算我们长大了,当年的鲜肉变成腊肉,但多年的好感已经充分渗透,很难改变。在写这篇文章前,我还是在微信微博上发了一张帖子,让大家投投票:“第一代TT和新款TT哪个更漂亮?”。结果有点让我出乎意料,投票给老款TT和新款TT的人,比例几乎是50:50,而且观点都是鲜明的,根本没有人说“我两部都喜欢”。大家不妨看看网友的观点,还是很有意思的。


  其实,评价一部车还不好看,说容易很容易:凭感觉啊,看起来顺眼就是好看,看起来厌恶的,就是不好看,这有什么难得?说难也难:有些车如醇酒,初入口没啥感觉,但味蕾慢慢被后劲逐一击破,“喝”和“品”就是这样被区别的。车也一样,历史上能成为经典的作品,都经历了这个过程,新款TT以后能不能有这样的造诣不好说,但第一代TT已经成功了。


TT其实也有故事

 

  和奔驰不一样,年轻的奥迪没有一个放满祖先遗留宝物的“杂物间”,在需要的时候拿出一件放到某款新车上,什么故事啊,情调啊,野史啊这些传播佳品,都可以源源不绝。像他们家刚刚发布的S级敞篷车,也只有奔驰,可以如此轻描淡写地发布一部完全没有对手的旗舰新车——这不过是一次改款而已。


  TT在1995年亮相的时候,是奥迪家族全新的一款车型,虽然没有家族历史的福利,但也少了许多的羁绊,设计师可以最大限度实现自己的想法。不过,或许是发挥空间太大了,初代TT惊艳出世后,这个前后比例几乎一致的圆润身材,导致车辆在高速行驶时后压力不足,设计师后来不得不在车尾增加了一块扰流板。不过,这个插曲丝毫没有影响第一代TT成为经典,反而增加了不少趣味,和现在彻底工业化,几乎不可能犯错的新款TT放在一起,这个小缺陷是那么的迷人。


  说到过去,或许你还不知道,TT其实也有一段能提升格调的故事:你知道吗?TT其实是“Tourisi Trophy”的缩写,这原本是一个传奇摩托车赛事的名称——英国曼岛摩托车比赛。曼岛赛事,可谓是全球具有冒险精神的摩托车车手最向往的圣地,这个岛面积只有572平方公里,却拥有丰富的地形,而美丽又充满危险的赛道,在这里比赛的车手,简直就是徘徊在天堂与地狱的随意门之间。

 

  或许你会奇怪,为什么TT跑车会以一个摩托车比赛来命名呢?那就要提到一个叫“NSU”的品牌。NSU在1969年被大众买下,随后其经营权交给了奥迪,虽然之前NSU也曾生产过汽车,但仍远不及其在摩托车方面取得的辉煌成绩。事实上, NSU从1911年开始,就开始参加曼岛赛事。所以,奥迪把这部前所未有的小跑车取名TT,都是为了继承这段辉煌的历史。


一软一硬

 

  不久前和一个做工业设计的老师聊起汽车,他说了一个特别有趣的观点:大家有没有留意到最近十来年,各个品牌车型换代,在风格上都喜欢用“软—硬—软—硬”交替来的节奏。什么意思呢?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以奥迪A6为例,第四代是硬朗的直线条,来到第五代(也就是国产的第一代A6L)就变成圆润无比的曲线;紧接着的第六代,线条又硬起来了,现款的第七代,你对比一下, 是不是又“软”下来了?


  “软硬软”的比喻,我觉得特别形象。第一代TT的成功设计,归功于大众位于加利福尼亚设计室的J Mays和Freeman Thomas。而现在的新款TT,和第一代相比,同样是这样的演变套路,新车上用了大量的硬朗直线,车身转折都是锐角的。 第一代TT的圆,可谓是用到了极致,坐在驾驶席上你会发现,所有的按钮和功能区,从仪表盘到每一颗按钮,还有出风口和门把手,都布满了圆形的元素。而进化到新款,则仅仅是象征性地留了几个。


  有意思的是,虽然在看得到的设计风格上,TT的进化是从“软到硬”的,但在驾驶风格上,则是刚好相反。只需要开上短短的一段路,你就能发现,没有过“硬”的驾驶技术,你是开不好第一代TT的,因为这部车是典型的90年代德国车“硬邦邦”的驾驶风格。离合器硬邦邦的,变速器的手感也是硬的,还有生硬的悬挂,就连方向转动起来也是硬邦邦的,女士会相当吃力吧。

 

  而新款的TT,虽然有硬朗的线条,但驾驶感觉却是这个年代最流行的“软风格”:任何新手驾驶新TT都不会有压力,油门、方向、刹车一律轻巧灵便。这是一部相当容易驾驶的车,任何人都可以轻轻松松把它开得飞快,比以往更智能的Quattro四驱系统,可以根据车轮实时的抓地力,为单独车轮提供最合适的抓地力,只要轮胎给力,新车都会拥有极高的弯道循迹性,转一个急弯?你只需大胆扭动方向盘即可。


完全不同的四驱结构

 

  在多弯的小路上,要达到同样的高速,驾驶老款TT,车手要付出更多的力量,技巧,还有心跳。虽然老款TT也配备了Quattro,但那个年代TT配备“Quattro”是需要打双引号的,因为它并不是一套全时,更不智能的四驱。


  第一代TT,配备的是和高尔夫MK4一样的,第一代Haldex TT 四驱系统,这套由瑞典人开发的四驱系统结构非常简单,由差速液压泵、一个湿式多片离合器、节流阀、电控单元组成。前后轴之前通过离合器连接,正常行车时,离合器放开,车子为前驱,当前后轴出现速度差时,差速泵产生的油压逼使离合器结合,动力才能传递到后轴上。严格来说,第一代TT配备的不过是一套被动的适时四驱系统,和新款的主动智能四驱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从1998年开始,TT经历了三代的发展,科技让车子变得智能,对车手技术的要求却低了许多。再说说发动机,第一代TT,配备了一台20气门1.8T发动机,大家对这台发动机都不应该陌生,它的低功率版(150匹)就是大量装备在与TT同平台的“驾驶者之车”宝来上。TT用的1.8T,马力调整为180匹,我们试驾的这部车,每次开合油门之间,都能听见涡轮泄气阀发出的“嗤嗤”的声音,那些年,这可是性能车的标志。


  整个加速过程,老TT也是典型的“老派”增压跑车的腔调,我们能感受到明显的涡轮迟滞,涡轮介入时,力量倍增,车子有一股蛮劲,蛮刺激的,但新手很可能就会被吓一跳。而新款TT,2.0T的发动,虽说排量只是增加了区区200cc,但马力今非昔比,用在TT上的230匹马力已经很保守了。

 

  更可贵的是,科技让涡轮增压“藏”得很深,新车开起来顺滑无比,涡轮劲度当然在,但释放时不再是蛮力,而是很有礼貌,让女士都能够轻松收放自如。试车后我和同事开玩笑道:如果车子有性别,新旧两款显然就是男女之大差别,是否应了那句玩笑话:“若要成功,必先自宫”。


(全文完)

评论(0)
上一篇 全能皮卡就选它 江西五十铃铃拓汽油版给你妥妥的舒享
下一篇 春日出行必备神器 江西五十铃D-MAX V-CROSS助你劲能驰骋

终于都给我硬了起来 第一代TT VS 第三代TT

一猫汽车网 2015-09-09 05:52:00 支持 键翻阅图片
版权所有:一猫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10-62691688  © 2017 www.emao.com 京ICP证150082号 京ICP备14010468号 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