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邻国的启示-为什么日本的交通事故率这么低?

一猫汽车网 2015-04-03 17:27:26

       记得在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的时候,日本民众面对灾难时的镇定让我们印象深刻。即使地震使得东京的交通暂时处于瘫痪状态,但公共秩序依旧井然有序。这种”淡定“也是每个日本人从小培养出来的。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边缘,板块移动剧烈,地震频发、台风频袭、火山活跃。

       处在地震带的日本人处变不惊的素养,得益于从小就接受的防灾教育,以及日本在防灾救灾方面一套健全的做法和机制。因为较长时间接受突发灾害的训练,渐渐演变成民众本能的危机反应,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防灾意识几乎渗透到每个日本人的血液之中。

       面对自然灾害是如此,而日常交通事故的处置和防范也是如此。即使是地震频繁,日本也很少出现过由于地震等自然灾害而引起的重大交通事故。


       日本警视厅本月发布了2014年日本国内交通事故情况报告书。报告书中指出,2014年日本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4113人,连续14年呈现下降趋势。高速公路共发生交通事故1万0202件,同比减少11.4%。其中,死亡204人,同比减少10.1%、受伤1万8062人,同比减少9.3%。交通事故发生件数以及死伤人数都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为什么日本的自然灾害频繁,而交通事故反而逐年减少呢?

       其实日本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尽管日本国土狭小,人口密集,汽车拥有率高,特别是在东京、大阪等大城市,更是车多路窄,但日本仍能维持高效的道路通行效益和很低的交通事故死亡率,可以说这些都是与日本健全并严格的交通安全政策法规、交通安全教育体系、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以及个人良好的安全意识分不开的。

从小培养交通安全意识

       在日本,从小孩子上幼儿园的那一刻起,交通安全教育就已经开始了。日本的小学里除了有专门的交通安全课,还经常有警察去给孩子们讲交通安全常识。每个小学生的帽子、书包甚至胸前姓名牌上都有醒目的交通安全标志,这既是对孩子的保护,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从小培养交通安全习惯的环境。

  日本青少年交通安全教育主要有两个目标:减少事故中的伤亡率;培养未来遵守规则的“交通社会人”。日本学者认为必须通过全方位、全覆盖的教育,让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交通安全意识。如果不这样做,长达后的他们就将成为潜在的“马路杀手”。为此,日本文部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青少年的安全指导守则,明确规定了各个机构的交通安全教育目标和内容。

       此外,日本文部省还委托安全教育普及协会开展调研,调查各个学校如何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以及教育效果如何,学校是否具备这方面的指导能力等情况。

       针对幼儿,日本交通安全协会还发行了用于识字的《交通安全读本》。这些读本以小朋友历险的童话故事形式讲述交通安全知识,文图结合生动有趣非常受欢迎。比如3岁儿童的读本主题是“道路”;4岁儿童的是“红绿灯”;5岁儿童的是“安全”。日本小朋友从识字那一刻起,就开始接触安全交通知识。

       另外,日本的很多幼儿园里还设有虚拟的道路和路口、交通信号、标志标线。小朋友在“交通乐园”中玩耍嬉戏的同时,自觉接受交通安全教育,增强交通安全意识,从小养成了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中小学阶段,除了开设专门的交通安全课,警察还会经常去给孩子们讲授交通安全常识。每个学童的帽子、书包甚至胸前姓名牌子上都有醒目的交通安全标志。这既是对孩子的保护,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从小培养交通安全习惯的环境。

 

       而且交通安全知识融入了语文、数学、绘画等基础科目中,课程学习与交通安全教育两不误。政府还经常向青少年赠送宣传交通安全常识的玩具,让他们能通过活泼、轻松的形式提高交通安全意识。除了校园里的理论学习,实践也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日本中小学附近的交叉路口及人行横道,都有专业志愿者担任的“交通指导员”。他们不仅要保护青少年的交通安全,还要负责纠正青少年的不良行为。这些“交通指导员”有着“非常手段”。对于偶尔违反交通规则的青少年,他们会耐心地说服教育。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人,“交通指导员”会让他们留下来协助维护交通秩序,直到同学们全部回家。这既是一种惩罚,也是一种教育。日复一日的规范与监督,让青少年逐渐养成了良好习惯,形成了安全交通意识。

       因此,在交通安全教育上,日本有着一套从上到下、从小到大、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系统。这种严丝合缝的标准化体系,让青少年习惯成自然,遇到交通事故时能够做出“条件反射”式的正确避险反应,从而减少了伤亡。

完善的交通设施 处处以人为本

       日本在交通安全管理上处处体现人性化及人文关怀精神。在街道上,随处可见行人优先的交通指示牌,每一个路口都安装了行人过街信号灯,路段上也有很多感应式和触摸式的人行横道灯; 而且日本的交通指示标志,内容完整,指示信息精确。在日本,你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可以说基本不用问路。沿街的指示信息可以直接把你引到目的地。

       在日本很多路口都会在地上写着"止まれ"就是命令车辆停止的意思。司机看到这个警示语就会主动停车,在确认安全后再通过路口。

       同时,日本也是最早倡导在道路交通中保护行人、乘车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群体的国家之一。20世纪50年代,日本就在吸取各国立法、司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机动车损害赔偿保障法》,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


       保障法中充分强化了机动车方面的赔偿责任,对责任主体也就是机动车一方的免责事由规定的十分严格和具体,充分保障了行人受害方在事故中得到最大限度的伤害赔偿;同时保障法中采用了强制保险制度和国家的再保险制度,既保证了损害赔偿的实现,又降低了机动车加害方的负担,实现了损害赔偿的社会分担。这正是日本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管理交通的最好体现。

       此外,日本在交通管理中提倡公交优先,并鼓励人们骑自行车和步行。日本铁路交通网四通八达,遍布各大城市,费用低廉,准点快捷,成为居民出行的首选。许多城市还在离市中心较远的地区设立了大型停车场,鼓励人们将汽车停在那里,换乘公交进城。

齐全的交通法规 惩罚力度大

       日本的交通法规比较齐全,主要包括《交通安全对策基本法》、《道路交通法》、《道路交通法施行令》以及《关于确保自动车保管场所等法律》等。在日本,对于比较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肇事责任人,警察部门的管理和处罚也是非常严格的。其中对于一起逆向行驶的交通违法行为,处罚金额基本相当于一辆普通轿车三分之一的车价,还要外加对驾驶员驾驶资格的处罚。


       对于越来越严重的开车打手机、收发短信等现象,日本交管部门也出台了新的管理规定,对违章者施以重罚,发现一次就要处以5万日元(折合人民币3500元)的罚款。不过,在日本驾驶员开车时是可以吸烟的,但不准打手机。这是日本交通法规中明确规定的,理由是吸烟不用动脑,对驾驶员注意力的影响很小。这不能不说是体现日本交通管理人性化特点的一个小小缩影。

       此外,日本还经常针对性地修改《道路交通法》,完善相关管理制度。2008年6月开始实施的修订后的新《道路交通法》规定,汽车后座的乘员也必须系好安全带,违者按相关条例进行严厉处罚。该规定出台后因乘车人员系安全带比例上升,成为2008年日本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酒后驾车一直是日本交通事故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近年来日本政府频出重拳打击此类违规行为,并于2007年9月颁布了新的惩治条例。新条例对酒后驾车者给予更加严厉的惩罚,违规者将被处以最高5年监禁或1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7万元左右)的罚款,对于醉酒驾车肇事这一项,日本法律的最高处罚可以判处当事人15年徒刑;还新设了“车辆提供罪”“酒水提供罪”以及“同乘罪”等新的罪种,凡是向酒后驾车的司机提供车辆、酒水的人以及车上的乘客都要受到严厉处罚。以往这些行为在日本刑法中只被视作辅助罪,但新条例认为对这些“助长和容忍”酒后驾车的行为必须明确责任、处以重罚。

       日本媒体曾经发布过一则报道,在新惩治条例颁布后不久,日本爱知县一宫市有人因为酒后驾车,这辆车总共被罚了14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9万多元),其中除对酒后驾车的司机处以30万日元的罚款外,对明知司机喝过酒但还是让他开车的车主罚款30万日元,对明知司机喝过酒不但不制止他开车还坐上车的其他4人每人罚款20万日元,合计罚款140万日元,这么高额的罚款在日本也是第一次。

全民参与热情高,个人安全意识强

       日本人不是一个习惯于搞群众性运动的民族,却对交通安全运动情有独钟,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再到各相关行业协会和民间团体,均乐此不疲,常抓不懈。在日本,每年春秋都有两次全国范围的交通安全宣传和治理运动,不仅相关警察职能部门全力以赴,社会各界也予以全力配合,演艺明星们为呼吁交通安全而“友情出演”。


       日本的驾校学习也十分严格,驾驶考试更是近于苛刻。日本的驾校课程内容丰富,安排紧凑,效率很高。在总共不到40个学时中,除了近乎琐碎的交规学习和不厌其烦的模拟演练、上路实习外,还有专门讲授如何与其他驾驶者沟通、强调在驾驶中与道路上遇到的各种人换位思考的心理课,毕业考试前更要进行最多达8次的笔头测验。即使如此,正式的驾照考试一次通过率平均仅在30%左右。

       正是基于从小培养的良好交通安全习惯和无处不在的交通安全宣传,日本人普遍具有较强的交通安全意识和礼让行为。在日本街头,只要是红灯,即便没有一辆车通过,也几乎看不到有行人或自行车闯红灯,因为这样的举动会引起路人侧目和反感。至于广大驾驶员的遵章守法意识,则已成为一种自觉,因为日本的社会文化非常鄙视那些出格者。行车相互礼让,彼此均不抢行,很少看到不打方向灯就变道的行为。


       在日本,如果有几条车道,那么日本人总会把最里面的超车道让出来,除了超车以外,一般不在超车道行驶。汽车要变线,只要亮起并线尾灯,一般人都会放慢速度让你并线,实在太拥挤,打个手势,别人也会停下来,给你留出足够并线的空隙。日本再大的交叉路口都没有交警,全靠人人自觉,这一点难能可贵,但在需要的时候警察会立刻出现,应急方案也很到位。

       不过,日本在交通安全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尚未完善的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老年人开车的问题。日本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开车没有年龄限制,老年人反应迟钝,常出现交通事故。虽然日本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减少,但老年人车毁人亡的悲剧却呈逐年增加之势。此外,如改装车、暴走族引发交通事故及噪声公害等问题多年来也没有找到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综上所述,日本在对待交通安全上的经验和细节的确值得我们学习。但要想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光靠法律的约束是不够的,还是需要我们每个交通参与者提高个人交通安全意识和行为准则。

 


评论(0)
上一篇
下一篇

邻国的启示-为什么日本的交通事故率这么低?

一猫汽车网 2015-04-03 17:27:26 支持 键翻阅图片
版权所有:一猫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10-62691688  © 2017 www.emao.com 京ICP证150082号 京ICP备14010468号 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86号